您现在还未登录!

登录/注册后体验更多内容。如未找到验证邮件,请查看垃圾箱或"点击右上角头像"-->"编辑资料"重新发送。

PS:密码找回重做中,目前请通过此处来找回。

遇到其它BUG请直接点此反馈。

QQ邮箱将无法在移动端注册或验证,使用WEB版即可。请使用非国产浏览器(例:Chrome/Firefox)登录。

【转载】B站新人Vup白述胧对亚文化的看法


  • 捐赠者

    作者:墨家-白述胧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6015978
    出处: bilibili

    想必不才粉丝列表里的朋友们大多知道,不才与亚文化的渊源匪浅。实际上,各位能够知道不才,绝大部分应该是因为不才与圈内某些大佬的一点私交。5月5号的首播中各位大概也看了,不才在直播间里是一副衣冠野禽兽的样子,还展现了一堆看起来很厉害的机关术和风水八卦知识,哪能看出不才私下里喜欢去看inm和Cookie☆相关的视频,乐此不疲。

    不才知道,很多亚文化圈内的朋友对未来充满着忧虑,不仅仅是当前网络人文环境的巨变,以及对于亚文化的存在意义本身,也已经有人提出了质疑。魔理沙与爱丽丝的自我矛盾☆这部耗时半年,可以称作是东方四次创作的大作,实际上就很好地总结了这些。在出道之前,不才曾经对人许诺过,在目前国内二次元文化已经开始向大众文化蜕变的状况下,会努力为真正的亚文化找一条合适的发展方向。这与不才的传承实际上并无关系,但正好也站在不才一生之大敌的对立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提起亚文化,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想到Niconico。没错,2008年左右的Niconico正值鼎盛时期,国内包含音MAD、同人制作、以及例区文化在内的当代亚文化圈的形成也大多是拜那个时候的文化输入所赐。然而,不才今日首先想提的, 是于1916年至1923年间在欧洲出现的一种艺术活动。

    达达主义——也是亚文化?

    1914年到1918年,欧洲爆发了大航海时代的殖民国家以相互争夺霸权和利益为目的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战争中武器的杀伤效率与旧时代不可同日而语,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就是这场战争血腥而残酷的写照。在这场毫无正义可言的战争中,欧洲各个国家底层的劳动人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与震撼。

    “1916年,当战争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的时候,很多流亡的艺术家/异见者都来到了中立国瑞士。当时的苏黎世的一条叫做Spiegelgasse的街上,住着一帮改变世界的人。街的一头是我们熟悉的列宁,另一头是达达主义(Dadaism)创始人Hugo Ball。”[1]

    在当前主流的艺术评价体系当中,达达主义经常被形容为“反传统的”“反艺术的”“反战的”“反建制的”。其主要特征包括:追求清醒的非理性状态、拒绝约定俗成的艺术标准、幻灭感、愤世嫉俗、追求无意、偶然和随兴而做的境界等等[2]。例如:

    替代文字

    艺术家马塞尔·杜尚在卢浮宫买下一封“蒙娜丽莎的微笑”明信片后,在明信片上戏谑地给这位美少女画了胡子并署名“L.H.O.O.Q”(他的裤子很性感)。现在来说,这
    是典型带有恶搞性质的二次创作
    以及
    替代文字
    无序的工业素材的结合体,类似的结合体你们可以在B站的一些要素过多的BB剧场里找到
    还有
    替代文字

    要不要我们把这个东西变换一下?
    ↓↓↓↓↓↓↓↓↓↓↓↓↓↓↓↓↓↓↓↓↓↓↓↓↓↓↓↓↓↓↓↓↓↓↓↓↓↓↓↓↓↓↓↓↓↓↓↓↓↓↓↓↓↓↓↓↓↓↓↓↓↓↓↓↓↓↓↓↓↓↓↓↓↓↓↓↓↓↓↓↓↓
    替代文字
    24岁,艺术家desu
    感谢P图协力@FZZT

    以这种眼光来看,达达主义的发展及其主旨,不得不说与当代在中日兴起的亚文化风潮有很多相同之处。当代亚文化来源于对个性的追求,也具有反传统和反潮流的特质;在一些作品(尤其是inm和cookie☆相关作品)中,也不难看出作品本身是在追求非美学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令人反感的风格;而常有的各种“爆破”素材的运用,也正好与达达主义的侵犯性、破坏性的一面达成了一致。

    若是单论例区文化,其与达达主义相通的最为重要的本质之一就在对于“无意义”境界的追求。某位先辈曾说:inm的本质即是犬儒主义。这一高度概括的语句虽并不全面,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一些事情:对于inm民来讲,无论你是二次元美少女、律师、体育明星、大统领、财阀、宗教家,还是gv男优、无职人士、精神病患者,只要被盯上,那统统都是素材。正如二次创作者们对于涉嫌贪污的野野村龙太郎毫无怜悯之心,对可爱懂事的凯露酱毫不掩饰地加以换头迫害,对inm素材的代表人物——一个本来并不是一个能见得光的存在——始终光着膀子的野兽先辈和他的朋友们有时候也会在作品里给予一些迫真的人文关怀。从这点来看,亚文化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讲是一种网络世界的“平权运动”,这些二次创作的客体们虽会因角色特性而受到一些不一样的待遇,但并无高低贵贱,其本质都是平等的。

    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无意义”而引发的创作精神空虚,达达主义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消亡了。作为一种为推翻而推翻的,反艺术的艺术现象,不得不说是
    替代文字
    可矛盾正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不是么?

    除了达达主义之外,在20世纪60年代发源于美国东海岸的嬉皮士运动也有着很多类似亚文化的特质,这里不才就不再赘述了。

    亚文化进步性与文化模因拓扑论
            感谢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当代亚文化相比达达主义,可以更多地借助多媒体手段,而不必再用那么晦涩和抽象的表达方式来创作了;同时,互联网、个人电脑、便携式终端的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速度与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也给亚文化的生存带来了了新的环境与挑战。

    创作的方便性给亚文化带来的转变并非只在于形式上。Niconico与Bilibili的创作者们会将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类要素提炼为文化单子(Monad,简单来说是事物和概念无法再次细分的构成部分,详细释义请见《范畴论》),也称之为模因(Meme),将其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构成“二次创作”的作品,这些重构成的作品里可以不存在原创模因,简单来说就是模因重组。相比达达主义对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彻底否定的态度,当代亚文化圈对于模因本身大多还是处于中立态度的,无关对错,只作为一个好玩的事物去鉴赏、把玩,这也可以说是当代快节奏社会对于人精神生活的影响之一。

    相对于一般流行文化来讲,根植于其上的当代亚文化圈子并不大,但实际上当代亚文化所包含的模因的量远比一般的流行文化本身要多得多,能够涉及的范围也更广,创作的自由度也更高。这为当代亚文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也是不才所云当代亚文化相对于一般流行文化的进步性的根据之一。

    根据之二更偏向于心理因素一些,见仁见智。不才认为,亚文化对于人创造性的激发能力是不可忽视的。这一点其实也取决于亚文化的受众是否能去发掘亚文化二次创作作品的内在价值观和逻辑。“BB剧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谓BB剧场,就是由一些短小的音频、视频素材所创作的剧情向视频,这些素材由“提取者”从已有的视频、动画、音乐中提取出并发布(艺术模因化解构的过程),由“创作者”下载并运用在自己的视频中(重构)。因为正如前文所言,亚文化对于模因本身大多数处于中立态度,那么创作者自己就可以自由地用这些素材来演绎自己喜欢的内容。有趣的是,很多经典的BB剧场会给人以“超现实主义”、“意识流”、“难以理解”、甚至“荒谬不经”的印象,用一个时下流行的词来讲,就是“抽象”。这是为什么呢?

    不才认为是这样的,请看下面这幅图:
    替代文字
            
    注意模因本身为不可分割的单子,本应以点结构表示;在此示意图中,为方便理解,以圆形表示。注意左半部分的图中模因之间依然存在“模因距离”
           ( *亚文化领域的音MAD作品仍旧可以以右半部分图来归类,然而其模因数量会更加稀少,联系也更为松散;特别地,音乐本身对于人思维和心理上的影响不像视觉信息那样直观。对于这方面的分析理解会超出不才目前的能力范围,所以暂且以笼统的观点来进行论述)

    (**不才其实蛮喜欢 蒸 汽 波 的)

    在上图中,不才将一般的流行文化作品归为一种“连续的模因聚合体”,而将亚文化作品归为“离散的模因聚合体”。在“连续模因聚合体”中,模因的排列紧密,模因之间的“模因距离”要近,观众在联系模因的时候所需想象力少。使得作品给人通俗易懂的感觉;在“离散模因聚合体”中,模因的排列松散,观众在联系模因的时候所需想象力较多,有时甚至无法将模因联系在一起:
    替代文字
    因为人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迷宫,你实际并不知道你的想象力会延伸到何方
            如果你有幸在一个亚文化的作品中将两个看似不相干的模因联系在了一起,那这条“通路”也就是你所见的,作品的内在的价值观和逻辑。越是亚文化风格浓厚,“模因距离”远,作品的内在价值观和逻辑就越取决于观众而非作品本身。之所以讲“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因为如此。

    提到哈姆雷特,不才想到了另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是很多传世名作实际上都有类似亚文化的特质。小说《百年孤独》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主角和他的姑妈乱伦所生出来的孩子,长了一张猪的脸,全世界的蚂蚁一起出动,将这个婴儿拖进了蚁穴。这实际上是具有非常浓厚亚文化风格的描写。在《哈利波特》系列出版前,《百年孤独》在西方一直是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文字出版物。

    亚文化的进步性实际上也给它的传播带来了一个矛盾:亚文化创作圈子需要新鲜血液去进行创新与传承,需要让相关作品尽可能让“能看得懂的”人来看到,同时又要提防着被消费主义绑架的流行文化圈的渗透和对模因本身进行反智性的泛化扭曲(即为防止“dssq”)。这种矛盾在历史上任何具有进步性的团体和组织中都曾经发生过,为了防止这些,有识之士们设立了准入制度、规约以及章程,用来团结内部并指引发展方向。然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仅仅也是权宜之计,并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更多乐子,更多思想
            可能与大多数人的想法不同,不才认为亚文化的乐子和思想性并非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话说,你们知道漫画最开始是怎么来的吗?(唐突
    替代文字
    不了,我已经看得足够多了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3]。这种艺术形式自古既有,尤其在中国近代的民国时代是非常流行的,如著名的《三毛流浪记》便是通过流浪儿童三毛的视角,以一个个荒诞而让人忍俊不禁的笑料片段,揭示了民国时代的悲剧性以及劳动人民的苦难。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日本社会环境的巨变,当代漫画(包括动画)在题材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在漫画市场逐渐成熟的同时发展成了单纯的大众娱乐作品,而另一部分则开始着重于对人类、人性的思考,到达了哲♂ 学的领域。而原本漫画的主要特质之一,讽刺性的缺失,现在则是由各式各样的亚文化作品进行了补完,这也得益于其作品neta的排外性。在这里不才不一一举例说明,请自行搜索关键字(如“社会派”)进行欣赏。

    “生草”是源于Niconico的亚文化特色名词。亚文化作品本身最大的乐趣即是来源于其荒诞性,这点与漫画中所常用的夸张手法不得不说是异曲同工。纵观整个Niconico,单纯用来生草的作品占了大多数,也有些,如上文所述,被作者以自己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为基础进行了演绎。这种作品有的时候是会招致非议的,因为其个人色彩太浓,会冲淡模因本身的味道,这在一般的二次创作圈中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然而,与流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受众本身就带有特殊的共通价值观(在中国尤其如此),如果作品本身带有的思想能够在保留原本模因“生草”的荒诞性的基础上,达到价值观上趋同,反而能够受到更多的好评。

    除作品本身的之外,亚文化乐子中最为黑暗的一面来自于网络暴力,这点作为亚文化爱好者的我们是不能够回避的。然而我们也能很欣慰地看到,我们国内亚文化圈很多时候都能够做到就事论事,尤其是对于被网民“人肉”的非公众人物们能够保正一定的同理心,同时也能对他们的错误进行批判。这点是我们国内亚文化圈相比日本亚文化圈最为难能可贵的一点。我们反对“dssq”其根本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独立思考和发声的权力,反对无差别网络暴力是基于我们价值观当中的人文关怀,这些思想,若是能借助亚文化继续传播下去,在这新的时代中,将无疑是正确且强有力的力量。

    结语
            不才并不知道多少人会来看这篇文章。毕竟之前直播的时候便鲜有弹幕,对着空空的弹幕池干讲了一两个小时是正常的。无妨,正如魔理沙与爱丽丝的自我矛盾☆中的主人公一样,最初为了自己具有特色的原创无人问津而烦恼,也是必要的一步。不过,不才的本职是机关设计师,并非主播或创作者,本身并不吃这口饭,只是天性如此,即便是对自己随性而为的事情也会拿出十分的认真。就像这篇随笔一样,本来只想了两三百字的内容,现在却是接近六千字的小论文了。毕竟墨家讲究思辩,热爱先进思想,而这正是亚文化所能够体现的,也是某些人所最为害怕的。

    不才祈求着不同的思想,都能找到它们的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达达主义?”知乎用户 石火 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135544?sort=created

    [2] 百度百科 达达主义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E%BE%E8%BE%BE%E4%B8%BB%E4%B9%89/3766

    [3] 百度百科 漫画(艺术形式)https://baike.baidu.com/item/漫画/178351



  • 醍醐灌顶 下午见磁盘转了 有幸拜读


  • 圈内名人 木毛认可 捐赠者 猫猫 SCP基金会 女装人研究会 管理员

    34CD2FBF36306BEAD42D67B5D5604CED



  • 很有启发。我也一直在想自己努力做音MAD的最高目的。



  • 这人儿挺有意思的,他说还要再写一篇呢,反正我挺期待的。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学术兄贵suki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此回复已被删除!


  • 实在抱歉实在抱歉,之前因为卡了所以多回复了几楼


  • 圈内名人 木毛认可 捐赠者 猫猫 SCP基金会 女装人研究会 管理员

    @氯化饮茶者【转载】B站新人Vup白述胧对亚文化的看法 中说:

    实在抱歉实在抱歉,之前因为卡了所以多回复了几楼

    高强度回帖 表支持之心(



  • 你既然明确指出亚文化需要参与和传承,为什么要摆出一副学术的样子来传递一些不明就里的观点而不是发动一点实质性的行动来促进相关研究的进展。恕我直言,我没有从你的文章里看出亚文化和模因论、达达主义以及某些后现代风格的理论风格(如结构与解构,符号与象征等)有什么具体的联系。不过我倒是看出来你急切地想建立某种形而上学恐怖的心理在持续泛滥并使得你的文章在结构和论证上都表现出一种憎恶现实的歇斯底里感。
    很难说亚文化在这个时代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可以值得对它进行拯救式辩护。我个人明确表示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亚文化”——那不过是主流意识形态对异己的一种诋毁称谓。如果你一心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为了异教而殉道的先知的模样,我劝你先把神棍的工作做好。人这种东西最大的毛病就是能够等着同类杀死自己并且还沾沾自喜。我觉得你们这些人都有这种臭毛病。
    哦对了,学术史、思想史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都已经很成熟了,稍微学一下都能让你享受非专业人士的膜拜。努力一点,至少别在形式上丢人现眼。另外,别有事没事发明新的概念,什么聚合型离散型,你至少在后面画个括号写上英文,看上去还专业一点。
    好好搞你那些机关术之类的玩意,别没事搞哲学社会科学。搞得傻了吧唧的也不知道说了什么。



  • 受教🙏


登录后回复
 

更多本版内容

友情链接

中文InmWiki 中文饼Wiki InmTieba 例区Discord afdian “bilibili” TIS v2mm | 自由职业者社区